-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培养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重创新”的新浪潮。2018 年9 月18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
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重创新”的新浪潮。2018 年9 月18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同年12 月20 日,“双创”当选为2018 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21 世纪是一个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的时代。当代中国,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更需要培养创新意识、更需要推崇创业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学校的大胆尝试与实践,特别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新时期,我国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为香饽饽。因此,在新形势下依托中职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了从事食品专业教学人员的新的研究方向,有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食品工艺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食品专业基本知识,同时要提升各类食品的加工技能和食品指标的分析检验能力。更甚者,为了顺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开拓更广阔的就业道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对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人们在掌握原有知识经验、实践经验基础上,创建新事物活动(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创业能力是需要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个人品质内涵。简言之也就是实现价值,开创事业。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主要研究食品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基本性质;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它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并且关乎到消费者的健康、营养与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更为高标准的要求。
第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对于创新的热情,还要有敢想、敢干、敢于实践的勇气,坚持到底、勇往直前的意志。
第二、要保持可贵的好奇兴趣,好奇和兴趣是创新的出发点、动机和推动力,也是人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第三、要采撷信息,留心观察和思考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二、培养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提高自信心
所有事情的开展都需要稳定的、积极的思想作指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和良好自身素养。
自信心在每个生命体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发动机的作用,动力越强、持续时间越久,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树立良好的信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高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1]。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的教育引导,同时结合2019 年3 月20 日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办好每一堂思政课;第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利用有效的时间开展学生思想管理工作。比如:积极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模范教育等主题的班会;组织开展课外、校外奉献爱心活动;第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正强化的教育方式,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
(二)整合重组食品加工技术相关课程知识,扎实学识,为创新创业提供孕育温床
对于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学生来说,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每学期不仅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完成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存在专业方面知识的学习时间不够,精力跟不上等现象;问题二: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融入课堂、进入学生观念的深度不够。
针对以上的两点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整合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学等相关课程的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再去寻找差异,这样可以让学生所学知识的过程构成体系。比如对食品加工的生产过程肯定离不开从原料到半成品,从半成品到成品的过程;也就是原料的预处理、配料、加工环节、产品杀菌、成品包装等过程。第二,共性原理的掌握至关重要,也为各类食品的加工和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讲解的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常见的生活例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115/697.html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下一篇:创新创业背景下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