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创新创业导向下普通高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及经济的深化改革,对作曲及作曲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伴随着音乐市场对音乐作曲人才需求的扩大,推动我国高校进一步完善音乐作用人才的培育模

0.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及经济的深化改革,对作曲及作曲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伴随着音乐市场对音乐作曲人才需求的扩大,推动我国高校进一步完善音乐作用人才的培育模式。特别在创新创业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上,高校需要结合院校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及社会导向,运用课程群的机制,在日常的授课中,培养出具备创业素质及创业精神的人才。而要想有效地构建音乐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群,首先应对课程群的课程目标有足够认识,并深化对课程群构建原则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快捷性地解决在课程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课程群中创新创业对社会市场的作用

高校音乐理论教学是音乐作曲、演奏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核心。只有对音乐理论有效学习的前提下,才能更好、更娴熟地学习几运用器乐、声乐、管乐及弦乐的演奏技能及乐章的创造技巧,更是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摇篮。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各领域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其中在影视领域、时尚音乐领域、动漫领域及各类晚会演出等文娱产业,对音乐作曲人才的需求却始终无法得到满足。但与其说是人才规模上有限,不如说创新型人才的稀缺。与作词文学创造一样,均是艺术创造创新的过程,需要从分的创新精神作为支撑,以创新精神提高作曲质量的提升,以此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国民的音乐享受。此外,在音乐产业发展方面,在传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构建专业的课程群体系,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促进英语教学领域的步伐,为教学方向即教学体系开辟新的渠道。

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群构建的原则

在高校传统的理论教学工作中,由于专业知识理论性强,知识体碎片化、混乱化,导致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效果不佳。而为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教学质量,课程群模式以整体性高、综合性强的优势,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群往往因教学工作者对其理解不同,而被划分成两类。首先是,以学科作为标准,将学科内众多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其次是根据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划分,以专业课程体系作为限定,将专业内相互联系的课程作为课程群的集合。出于对学生学习的模式及特点的考量,滁州学院通常选择以专业课程为基础,进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群的构建。

2.1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准

针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及高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群构建前期,高校应分析专业课程的层次、类别,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在提高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因而,课程群根据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及通过课程的传授达到培养高校学生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滁州学院为有效培养作曲与作曲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先选择构建课程群的模式,不仅解决相关课程配置不足的问题,更解决了传统音乐教学碎片化的问题。在具体环节中,将与对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紧密地编排在一起,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并通过结合实践教学,整体地加深高校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创新能力的运用。

2.2 以提高教学革新为手段

为有效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作曲与作曲技术专业理论课程群,必须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意识加以明确,即明确未来经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的需求及整体行业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及特征,从教学方法、大纲、计划角度做出创新,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此外,由于课程群的性质是以培养学生素质或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传授理论课程基础知识。因此,高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对课程群目标进行理解、认识。避免因局限于课程群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进而使课程群沦为形式。以滁州学院为例,在构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群之前,积极组织相关教师搭建课程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解决针对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课程群教学问题,更统一了教师对课程群教学目标的认识——即以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

2.3 以课程的逻辑为纽带

为达到课程群统一化、规范化教学,避免课程“大杂烩”现象的出现,高校应在构建课程群的同时,深入研究课程的特点与作用、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在方法、知识及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课程目标为标准,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中的课程进一步进行划分,即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重要培养作用的,一般作用的或无法起到作用的。并根据逻辑联系,将重要培育作用的课程进行从新规划、设计及安排。最后再利用一般作用的课程补充课程之间的逻辑缝隙,从而发挥课程群的最大效用。此外,课程群内的诸多课程应产生相互影响,从单一课程的学习中,掌握课程群内其它课程的要点及关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作曲理论知识的效率。以课程逻辑为纽带是课程群构建的基础之一,也是教师系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捷径。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309/858.html



上一篇:创新下工科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客教育的现状
下一篇:中职学生社团活动的创新创业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投稿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