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深圳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教育报》 报道实况 问题导向: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国家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 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供给质量提出了新的
《中国教育报》 报道实况
问题导向: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国家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供给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程硕士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供给渠道,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然而,当前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脱节、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脱节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人才过剩以及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好用等现象,工程硕士人才供给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侧产生结构性矛盾,需求侧倒逼供给侧进行培养模式改革。
所谓供给侧,是指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方更加适应需求侧,其改革核心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工程硕士培养的供给侧理念,是将供给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主体、过程、机制、资源诸环节,即把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载体,把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过程、保障条件、培养结果等作为基本要素,建立多元有效投入和保障机制,实现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建立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提升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深圳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硕士等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对人才素养的反应也极为敏感。缘于此,深圳大学近年来立足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创新企业集聚的城市禀赋以及国际合作的前期基础,开启了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学校2005年获得工程硕士授权类别,目前覆盖工程硕士14个授权领域。2017年招生规模为906人,占全校研究生招生总数34.11%。2010年学校开始进行工程硕士培养的系统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供给侧理念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聚焦培养目标,协同培养要素,重构培养过程,构建保障机制,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指导、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等全链条确立“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供给。
深大一隅
模式创新:三维协同激发要素活力
1.“学校+知名企业”协同,精准把握外部人才需求。
校企协同、产学协同有助于精准把握外部人才需求,是当前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路径。学校先后与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中集、中广核、盐田国际、康佳通信等知名企业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各区建立诸如深圳大学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和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创新基地,形成了院系、学校、省级、国家级别的四级实践基地体系和校企合作、产学协同的协作育人模式。目前,学校建成院系级实践基地190余个,校级实践基地34个,省级基地18个,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1个。
2.“院系+研究机构”协同,提升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积极鼓励各院系充分挖掘深圳集聚的高科技企业研发资源和国家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探索“院系+研究机构”协同机制,助力工程硕士培养,提升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光电工程学院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利用国家、省、市及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平台开展工程硕士培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还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7家单位建立“计算机软件协同育人中心”,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材料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的材料工程“深科先进班”入选2014年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力图协同打造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示范平台和高新科技研发平台。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zonghexinwen/2020/073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