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05/28]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本专业高层次人才和思政优质后备教师的重任,但现阶段其本科培养在高校思政人才输送上的基础作用仍被忽视。本科教育中存在着培养目标片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本专业高层次人才和思政优质后备教师的重任,但现阶段其本科培养在高校思政人才输送上的基础作用仍被忽视。本科教育中存在着培养目标片面、招生渠道单一、支撑要素不强和管理松散的问题。必须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支撑平台,加强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塑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综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寻找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路径和对策,有助于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提高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适应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需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和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当前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才稀缺的问题。究其根源,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培养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中被忽略有着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以研究型中学政治教员为目标。这种定位缺乏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性,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思政本科培养理论视野过于宏大,涵盖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但学生的掌握却只能浮于表面,无法纵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无法发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作用,无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本硕衔接不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进而使得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缺少了支撑性的一环。
二、招生渠道单一,人才专业认知度不高
招生作为一个学科专业人才的输入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运作的前置环节,生源质量对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党执政的坚决支持者、宣传教育者有重要意义。然而,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仅通过传统的专业招生模式进行选拔,这存在着严重弊端。一方面,招生选拔渠道过窄,仅以单一的考试作为选拔要求,无法全面、准确地考察出学生的专业能力、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理论视野。甚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源是调剂生,生源稳定性不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尤其是高中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度有限。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政策在社会上,尤其是高中生群体中的宣传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生源的稳定性、自信心。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知识、尊重学科人才和学科研究,有助于涌现马克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和教材体系等支撑性要素不强
1.课程体系建设。第一,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重视理论研究而忽略应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后备力量,必须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必须加大对提高学生思政工作能力素质的培养。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缺少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和具体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无法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或者实施过程流于表面和形式。同时,实践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可以开设教育参观、教育实习等课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支撑力度不够。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课程的设置,积极开设马克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等课程。第三,专业学科教学纵深化发展缺乏系统性,常常存在学科不断重复、考核过于简单的问题,甚至不少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内容重合。进而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本学科学术活动,如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学识讲座等。2.师资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多为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仍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师资。必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师队伍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制定严格选才标准和科学考察程序,选拔出专业对口、政治素养强、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管理经验丰富、热爱思政工作的优质教师。另一方面,实施有效的教师激励制度,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生活保障,优化待遇,使思政教师专业人才心无旁骛融入思想政治学科建设队伍当中。必须建立常态化教师学习培养机制。组织定期学科研讨活动、学科培训、攻读学位、实践考察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必须完善教师资源整合机制,将校内外优质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资源整合,如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校院党政领导、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等,甚至还包括一些跨专业的优秀教师。3.教材体系建设目前,中宣部、教育部统一部署,组织全国最优秀的科研教学编写了近百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但其编写工作尚未完成。在哲学社会科学等专业课方面,仍未全面涵盖。同时,这些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还有待提高。不同阶段同类教材之间、思政专业课教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仍需进一步探索。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zonghexinwen/2020/0922/557.html